极客数码,专为Geeker推荐好玩的极客数码产品、创意数码产品

模块手机 Moto Z 开箱简评:买还是不买?

2016-09-12 17:30 浏览: 718084 views 我要评论(0 条) 字号:

随着 Google Project Ara 模块化手机的流产,目前市面上的模块化手机,只剩下 LG G5 和今天的主角 Moto Z。



有不少的尾巴一直对这一款 Moto Z 抱有一些期待,希望那个曾经给我们许多惊喜的 Moto 能再给手机界带来一些不同。外包装白色为主色,正面 Moto Z 及信仰 LOGO,全网通 4G。


还有右下角低调但相比 Moto X style 更高调的联想 LOGO;购买的摩电套装版本附送电池模块所以盒子更厚一些。


盒子底部,展示了目前在售及赠送的Moto Mods分别是:木纹后壳,电池模块,JBL扬声器模块,投影模块。


打开盒子后,我们可以看到,Moto Z 手机+涡轮快充+ USB 转 Typ-C 数据线+ Typ-C 转 3.5mm 音频转接线+耳机+取卡针+电池模块,光看配件还是很丰富及周到的。


本次的 Moto Z 去掉了原本 Moto X style 中业界良心的 2sim+1tf 的设计,进而转变如今大多数厂商采用的二选一的设计。最大支持 2TB 扩展。


机身正面一体感较好,金色的边框有一些偏玫瑰金,在不加装模块的情况下,确实很薄,而两边的弧形边框也给予了相对较好的手感。



Home 键与一加 3,iPhone7 一样,触摸式不可下按的指纹识别,可以有效避免 home 键损耗,指纹识别非常灵敏,秒解无压力,同时长按熄屏确实很方便,但是使用惯了 mback 的用户估计会不太习惯,因为除了指纹解锁,长按熄屏,指纹支付外,类似于 mback 的多功能未能在 Moto Z 上出现。同时 home 键上方的 moto 确实成了大家的槽点。



前置 500 万的摄像头及扬声器,扬声器效果也较为普通,估计还是需要JBL扬声器模块才能得到更好的体验。



左边框,从上到下,依次是音量键及电源键,电源键自带金属纹理用来盲操区分按键。



背面上方,金属镶边的摄像头。


由于较薄的机身,摄像头的激凸就比较严重,感觉比三星 S6 处于差不多水平。


背面的下方就是 Moto Z 的核心所在,模块触点。


机身背面在不加装任何模块的情况下,也很容易留下指纹痕迹。



机身的上方,sim 卡槽,及大多数金属手机都不可或缺的天线带。



机身下方,一个 typ-c 充电口,两边是 Moto Z 的国产身份证。



红色尼龙后壳,下方一个金属触点,正好嵌入左边的机身凹槽,后壳的上方下方都有磁力可直接吸附在机身上,贴合度非常好。







加装上后壳后,摄像头已经完全不凸起,但是超薄的机身优势就不见了。



外观介绍完毕,接下来就是系统;对于热爱原生系统的人来说,点亮屏幕后的第一反应你一定是拒绝的!




正想着我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下拉菜单及设置菜单让我稍稍安心了一下,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当然乐桌面可以直接用 Nova 一键带走,这才 是Moto 该有的样子。



在没有 Google Play 的情况下,机身自带的应用商城就成了避免各种全家桶的唯一希望。但是,打开了这绿油油的应用中心,下载了一些小游戏,能正常打开的有3个,能使用的两个,其他直接闪退。当然这些都能通过第三方手机助手来搞定。




应用中心首页推荐较为杂乱,大多以一些收费手游为主,整体体验较差,在寻觅的过程中,一不小时,看到了一些福利也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



2K 的屏幕也比较细腻,同时播放视频手机的发热控制也较好,长时间视频播放耗电情况也比较不错。




看完了机身的情况,我们来看看随机附赠的 2220 毫安充电模块。


相比后壳模块,电池模块厚度感人,但是相比用数据线连接的充电宝,这电池模块还是能够接受的。


功能模块与后壳模块不一样之处在于一一对应的触点。


套上电池模块后,下拉菜单内能直接看到机身电池及电池模块的情况,充电模块充电只需加装后直接为手机充电即可。



装上后,摄像头完全深陷其中,下方有凹槽方便卸下。





总结:

1、模块 - 作为一款模块化手机,目前为止提供的一些模块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为实用的还是充电模块,但是作为2220毫安的移动电源厚度如果能有减少那体验将会更好。个人也比较期待哈苏的相机模块究竟能让手机拍照带来怎样的改变。但是由于如今手机更替的速度过快,后期新模块的更新开发与否也是接下来厂家需要面对的,如果后期更新的只有后壳模块,那模块手机的意义就更进一步被削弱了。

2、系统 - Moto原本接近原生的系统在加入乐桌面后有一些不伦不类,同时联系应用商城的内容推荐及筛选,也应配得上手机精良的外观。

3、续航 - 在使用了两天之后,在电池模块的帮助下,一天重度使用基本没有压力,同时,中度使用朝九晚五,六点到家的生活,即使没有电池模块也能撑下来。同时涡轮快充依然是我们的好帮手。

5、处理器 - 于本次采用降频版骁龙 820 处理器的Moto Z,在使用中也非常流畅,但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新机,降频的好处自然是发热的良好控制及续航的提升,但是对于硬件要求较高的游戏应用的使用上一定收到一些影响。

4、拍照,
本次没有针对拍照做深入的测试,只能说对焦速度不错,具体情况大家也可去各大网站查看。

5、关于购买 - 有很多人观望,如果是习惯使用Google服务的伙伴,后期入手充电模块及非国行版本应该会有更好的体验,如果对系统要求不是很高,那国行的价格也能接受的话,这也算一部挺有个性可以一用的手机。有很多人吐槽,个人觉得,不喜欢不买即可,毕竟在同质化严重的手机行业中找寻变化的勇气(相比 Apple 去掉 3.5 mm 的勇气应该还要大一些)是值得认可的,也能给其他厂商带来新的思路,作为消费者应该为之高兴。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

* (保密)

Ctrl+Enter 快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