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数码,专为Geeker推荐好玩的极客数码产品、创意数码产品

上半年入手好物分享(体验向)

2021-07-21 21:30 浏览: 1271370 views 我要评论(0 条) 字号:

一不留神,上半年就过去了,尾巴们都还好吗?这次的好物分享没有赶在618期间发布,就是因为本着对大家负责的想法,我觉得要多体验一段时间再和大家分享,没有恰饭,都是自购。照片没有刻意打光,展示一下物品为主,不精致请大家见谅,废话不多说,让我们正文见。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物品清单


  • Aohi Magcube 30WGaN 充电器、倍思二合一快充数据线
  • 爱否磁吸“夹心糖”手机壳
  • FIIL CC Pro 真无线降噪蓝牙耳机
  • MOFT 磁吸卡包手机支架
  • NIZ 宁芝 ATOM66 静电容键盘
  • M1 版 Mac mini( 16G + 512G )

其中多数物品都是比较平价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从“海鲜市场” APP 淘来的,所以相对原价来说有一定的性价比。半年来买的东西有不少,但是真正觉得好用的就是他们。


1. Aohi Magcube 30WGaN 充电器、倍思二合一快充数据线

Aohi Magcube 30WGaN充电器

着重要讲一下这款小黑充电器,苹果原装 5W 充电器的体积,但是却有 30W 的功率。之前在尾巴上貌似有推广,但是因为自己充电器不少,所以没有太留意。前段时间日常携带有倍思的 120W 三口充电器,后来逐渐发现其实它不是非常贴合我的使用场景,一是我日常办公其实不会太需要手机和电脑同时充电,二是 120W 充电器体积较大,相比他的功率和多口我更看重便携性。30W 左右的的功率其实就能满足我的手机和电脑充电需求,我就开始挑选相关的产品,最终找到了 Ahoi 这款 30W 的产品。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体积应该是目前 30W 族类中最小的了。

体积对比,从左至右分别为苹果原装5W、安克20W、Aohi30W、以及小米33W

从上图可以清晰看到前三款体积几乎是一样的,但是 Aohi 功率是最高的,是苹果 5W 款的 6 倍,而小米仅仅高了 3W 的功率,体积却大了一圈。


另外一点让我非常喜欢 Aohi 的一点是它自带的三色充电指示灯(忘记拍图了),在通电后绿色指示灯会自动亮起,三色指示灯分为三个档位:绿色(低负载或涓流充电)、蓝色(中档功率)、橙色(高功率),不需要看被充电设备的电量就知道大概充满了没有,例如手机刚插上电之后指示灯是蓝色,过一会儿只要指示灯转为绿色,我就知道手机大约已经充至 90% 左右了。


接下来提一下倍思的这款二合一快充数据线,一头 lighting+c,一头 c,使用起来很方便,编织线的材质也很结实,好用不贵。黑色的和 Aohi 搭配起来好像本来就是一对。出门带这俩,手机电脑充电都没问题了,关键是真的小巧,不占地方。

倍思二合一数据线
瞧这俩多般配

爱否磁吸“夹心糖”手机壳


说起手机壳真是又可以讲一宿,什么皮质、液态硅胶、PVC、PC、半包、全包、立绘、防摔...真的是看花眼,尾巴上甚至可以开一个手机壳分组,我一开始也是什么种类都试过,到现在我自己最终看重的是两个字“手感”,当然也要兼具一定的美观和防摔,匹配 iPhone12 系列的磁吸功能更是好,所以这款名不见经传的爱否磁吸“夹心糖”手机壳来了。

爱否磁吸“夹心糖”手机壳

其实这种样式的以前我也见过,只是最近才发现了它的好。


先来讲一下大家可能最担心的是它两侧都没有保护,防护性是不是很差,其实最容易磕碰的四角和顶部它是有保护的,往往我们手机掉落的时候是四角或者顶部着地,加之目前我们生活场景中多数的地面都是相对光滑和平整的,使得两侧着地的可能性比较小(从楼梯滚下去、在碎石遍地的地方例外)。我是今年 2 月初购买的,目前已经使用它接近半年了,摔过几次,有轻有重,手机上目前没有磕碰痕迹。另外,即使两侧着地,其实它也有一定的保护,TPU 部分其实是环绕了一周,并且是微微突出的,即使不慎摔落,这部分也会使得手机本体和地面之间有一定的缓冲,不会直接接触,所以两侧受到轻微的撞击都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个人觉得它的保护性比那种超薄壳、凯夫拉都会好一些,TPU舒适又防摔,有些硬壳在拆卸的时候甚至会划伤中框,心疼。

TPU部分微微突出且有一定厚度,保护效果不错

然后就是它的重点——“手感”,手感是真的好,用过这么多手机壳我总结下来影响手感的因素有材质和边缘处理,材质要防滑防汗亲肤,边缘要不割手(说的就是半包硬壳这种小拇指杀手)。夹心糖背部是磨砂 PC 材质,防滑防汗防黄亲肤,周围是软性的 TPU 边框,和手指接触下来没啥负担。


“手感”中最重要的一点我要单独讲,就是握持感。其实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通过对比才能够感觉到,如果你一直用全包壳,你只能通过摘下手机壳裸机握持一下或者换上更薄的手机壳才能感觉出来。很多人会发现用久了手机壳,某天拿下壳来发现裸机手感真好,主要是因为握持感的变化,手机宽度的变化真的非常影响手感。夹心糖将两边的壳体部分去除之后,一下子提升了一个维度。我说一下我的一点变化就是自从用了它,其他的手机壳我几乎没办法用了,有时候因为外观喜欢某个手机壳,买回来发现用不了,和夹心糖对比手感太差了,稍稍有些厚度的硅胶壳更是难以忍受。


背壳上的磁吸部分吸力也不错,和各种磁吸组件都能够很好的配合,蓝色的颜色和本体颜色也比较搭配,整体就很和谐。


使用下来的这半年我感觉买其他手机壳的欲望低了很多,变相省钱了。其实也不是安利这个品牌,而是这种设计的手机壳。大家可以多关注这种类型的壳,感觉用得人不多,但是真的很好用。

和蓝色12搭配起来挺和谐的,还有黑色、红色、黄色可选

FIIL CC Pro 真无线降噪蓝牙耳机


因为相对更喜欢非入耳的舒适度,所以之前入了 AirPods2,但是前段时间发现在部分场合比如午睡、阅读场景下还是有一定的降噪需求的,就打算入一款补充性的降噪耳机。因为定位补充性,所以预算就在千元内。经过很多的对比最终选择了 FIIL CC Pro。


其实,刚收到的第一个产品是有充电盒无法充电的问题的,幸好售后不错给我换新了。第二个产品就是目前在用的这个。侧面说明第一批产品的品控还是不太行。

第一个说一下它的降噪,就我个人而言降噪这块我还是很满意的。能够很好的消除一些诸如空调噪音这样的环境音,办公室的老空调就在我旁边,声音你懂的。同时它还有一个风中模式,就是能够在室外很好地消除风噪。我不知道其他耳机对于风噪的控制是怎么样的,但是 FIIL 对于这块的把握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在降噪模式下,如果身处风很大的地方,会很明显听到风噪声,但是启用的风中模式后你会发现有非常明显的改善。风中模式更像是 FIIL 针对风噪的定向降噪模式,在室外或者风大的地方很好用。


然后就是不得不说的音质问题,一开始上耳我感觉这耳机听着咋这样闷嘞,加之入耳式的构造,整体听感不是很好。后来我看到一个大神分享了一个用“ FIIL+ ”APP 调出的 EQ 音效,据说提升很大,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调整了一下,整体听感一下子就变好了,感觉不闷了,通透了很多,同时感觉三频都会更加有力一些,和第一次听做对比,盲测的话我会觉得是两款耳机。下面我把调整后的音效设置分享给大家。

照着这个调整,听感提升很大

最后是整体的佩戴体验,个人会觉得 FILL CC Pro 的腔体体积稍有点大,佩戴略微有点胀耳,好在我主要也是补充性地使用,每天使用不会超过 1 个小时,这个问题带来的困扰影响不大。整体的塑料感稍重,质感上会差一些,不过考虑到价位,我觉得市面上这个价位的产品应该都差不太多。由于相对出色的降噪和调音后不错的听感,我将它作为上半年的好物分享给大家。


哦,对了,这款耳机的 logo 会在耳际或者盒子充电时亮起,还是挺特别的,算个小彩蛋吧。


MOFT磁吸卡包手机支架


这个小东西是这次分享的物品里最不起眼的,但也让我感觉是最有巧思的。把 Magsafe、卡包、多角度支架这些元素融合得非常好,使用起来无感又自然。MOFT 这个品牌的产品就让你感觉是配件厂商里的“折纸大师”,各条产品线几乎都有折叠元素。

折叠收纳
竖向支撑

在 iPhone12 系列发布前,他们家的这款支架是用可重复是用的粘胶和手机进行连接的,会有一些不方便,现在它融合了 Magsafe 就让是用体验变得非常舒适无感,随手一吸一摘。我平时没有带卡的习惯,所以它的卡包功能用得比较少,不过我测试过塞 2 张卡很轻松,3 张卡应该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并且取卡非常方便。作为支架它已经足够出色,竖向、横向、甚至结合 Magsafe 能够实现“悬浮”、边无线充电边使用等“骚操作”,可玩性和场景适应性非常好。

横向支撑

有些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它每天这么大角度的折叠,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的耐久度的怎么样?这就是我要发这样的体验文的原因,要经过时间检验才可以回答大家。我是今年 2 月下旬购入的,目前使用差不多 5 个月,基本上是天天有在用,上班不充电的时候就会把手机支棱在办公桌上,目前完全没有任何要坏的痕迹,折叠处还是非常的结实,我一开始也觉得这小东西估计用不久,但是现在我发现我错了,它真挺能的。


用了它之后就对这个品牌的好感度倍增,不久前还购入了他们家的笔记本电脑支架,现在就粘在我的电脑下面为大家打出了这篇文章,有了支架后笔记本电脑对手腕的友好度会提升很多,有需求的朋友建议使用,对自己好一点。


NIZ 宁芝 ATOM66 静电容键盘


其实我不是很懂键盘,单纯就是想找一款打字舒服不累手的键盘,之前用过青轴的机械键盘,噪音是一方面,感觉键程比较长,且有段落感让手指按下去会费力些,刚使用的时候还好,时间一长就是比较累手。后来看到很多高玩自己攒键盘的分享,羡慕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做出的这些漂亮的键盘。但是转头一想又觉得自己搞有点麻烦(懒人无疑),就想看看现成的。无意中看到有人说“静电容”退烧,看了一下 HHKB 价格高不可攀且配列不是很喜欢,只有宁芝符合自己目前的要求,就入手了这把 ATOM66。

整体还是很简约耐看的

35g 的按键压力克数着实是省力,长时间打字都不会觉得累手,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 35g 太轻了没有手感,官方也送了增压弹簧,加上貌似是达到 45g。不过对于我来说 35g 非常舒服,一口气打个几千字或者一两小时也不会疲惫。


由于没啥键盘方面的见识,对于做工和其他的一些方面倒是没啥可评价的,打字舒服就够了,同时可以配合改成 Mac 的配列模式,这一点也深得我心。

35g的按键压力真的很轻

M1 版 Mac mini(16G+512G)


继 M1 版的 Macbook Air 后,又入手了 mini,足见我对 M1 这款芯片的喜爱。看到新款的 iPad Pro 也是采用了 M1 这款芯片我就感觉这款芯片虽然是初代,但是生命周期将会很长。芯片本身的素质已经在业界被反复吹爆,这方面我也就不多讲了。

娇小体积,强悍性能

之前入手的 Air 是基础配置(8+256),这次购入 mini 之所以要 16+256,是因为想学习一下视频剪辑方面的技能,通过这台 mini 我也学习了 FcpX 的相关剪辑知识,希望未来能够用它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同时家里也能够多一台不用搬动的主机,不用经常将Air连显示器,避免了稍显繁琐的链接步骤,也会方便一些。老婆偶尔上个网也可以用它,她直到昨天都不知道它是台电脑主机,可能是它作为主机的体积确实不大,同时全金属的样子也不像通常意义上的主机,看着像个放大版的电视盒子。


其实在 mini 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苹果一直坚持的精致、极简和亲和力。前两点大家可能可以直接看到,亲和力怎么说呢?我个人觉得这是前两点某种升华,苹果的产品很容易和周围的事物打成一片,不容易违和,它的设计不会很刻意,也很好搭配其他家居产品。

很耐看的工业设计

再说下去大家可能觉得我是个果吹了,其实我打心眼里喜欢咱们的国货,除了苹果,衣食住行身边用的东西基本都是国产,华为小米都支持过,家里也都是米家的产品,只不过在一些方面我更喜欢苹果的设计,恰好它也满足我的使用需求罢了。选国外产品也好,选国产品牌也好,其实只是为了喜欢的产品付费,希望我们少站队,多理性交流,也希望看到尾巴有更多有趣的交流分享帖,如果觉得还不错可以点个赞,码字挺累,但是能有这么个平台大家分享感觉还挺幸运的,开心,期待下次见面,谢谢大家看到这里。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

* (保密)

Ctrl+Enter 快捷回复